□星期日周刊記者 顧 箏
  有一段時間,我在做我們周刊上的一個欄目《讀照片》,會拿到讀者不同時期的照片。看那麼多照片的一個直觀感覺就是,和讀者的近照相比,老照片就是好看,有味道。這種感覺在看《上海祭憶1980s》 攝影展上集合的照片時,同樣存在,那些老照片,真的老靈呃。
  對於這樣一種感覺,我其實挺好奇的,我為什麼覺得老照片好看,僅僅是因為我在懷舊嗎?這些老照片,到底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採訪碰到施瀚濤這樣的專業人士,我就把心中的這個問題拋給他了。他說自己不知道怎麼解釋,但他也關註這種感覺。他告訴了我一個事例,去年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上獲得年度大獎的是一個並沒有拍照片的法國人托馬斯·蘇文。
  那麼他做了什麼事?他從2009年開始在北京的廢品收購站輓救了大量本來要拿去煉銀的底片,數量達到了50萬之巨。然後蘇文以極大的耐心和精力將這所有的底片重新掃描整理,並且重新梳理了其中的很多線索,當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以後,一個有關北京城市記憶的影像脈絡漸漸地浮現了出來,他做了一個名為《北京銀礦》的展覽項目。通過蘇文整理的影像我們得以回望過去的生活:改革開放以來北京百姓的生活如何一點一滴的改變著,生活逐漸富裕起來的人們如何面對家庭物質條件的改善,西方外來文化如何逐漸的在這個曾經封閉的國家裡落地開花,第一次走出國門的中國人是怎樣看到外邊的花花世界的……影像全都來自北京老百姓之手,他們大多數應該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影像教育,他們的影像沒有那些教條的規訓,是當人們面對生活時最本真的反應。
  “照片本身是一張紙,隨著時間發黃褪色了,這是物理呈現。而其背後的魅力,是觀者自己的東西,自己加上去的,怎麼加上去的,就很難說清楚了。”施瀚濤說。不過他很確定的是,中國的發展太快了,老照片隨著時間推移在增值的,和時代背景是有關的。他說到美國的66號公路,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像照片一樣,承載著一種記憶。“66號公路伴隨美國1930年代的發展,其中有麥當勞的發展,汽車文化發展等等元素在裡面,即使今天它變成了廢棄公路,人們還是願意去看看它,因為一旦記憶進去,就逐漸變成了精神性的東西。這就像我們中國人跑到黃山天都峰上要掛一把鎖一樣,把自己的願望、期待都掛在上面。人的感情是需要一種物理的東西來依托的,所以人需要老照片,照片是一種很好的載體。”  (原標題:照片發黃 褪色以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00bare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